前端面试(5)http,https


http 状态码

http 状态码是表示服务器对请求的响应状态,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这类响应是临时响应,只包含状态行和某些可选的响应头信息,并以空行结束。
2
:表示请求成功,
3:表示重定向
4
:表示客户端错误
5**:表示服务器端错误
100(continue),客户端应当继续发送请求。这个临时响应是用来通知客户端它的部分请求已经被服务器接收
200(OK),表示请求成功,请求所希望的响应头或数据体将随此响应返回。
202(Accepted),服务器已接受请求,但尚未处理。
204(No-Content),服务器成功处理了请求,但不需要返回任何实体内容
205(Reset-Content),服务器成功处理了请求,且没有返回任何内容。但是与 204 响应不同,返回此状态码的响应要求请求者重置文档视图。该响应主要是被用于接受用户输入后,立即重置表单,以便用户能够轻松地开始另一次输入。
206(Partial-Content),服务器已经成功处理了部分 GET 请求。
301(Moved-Permanently),永久性重定向
302(Moved-Temporarily),暂时性重定向
304(Not-Modified),浏览器端缓存的资源依然有效
400(Bad-Reques),请求有误,当前请求无法被服务器理解。
401(Unauthorized),当前请求需要用户验证。
403(Forbidden),服务器已经理解请求,但是拒绝执行它。
404(Not-Found),请求的资源没有被找到
500(Interval Server Error),服务器内部错误
502(Bad GateWay),网关出错
503(Service Unavailable),由于临时的服务器维护或者过载,服务器当前无法处理请求。
504(Gateway Timeout),作为网关或者代理工作的服务器尝试执行请求时,未能及时从上游服务器(URI 标识出的服务器,例如 HTTP、FTP、LDAP)或者辅助服务器(例如 DNS)收到响应。

HTTP 之状态码

状态代码有三位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定义了响应的类别,共分五种类别:

1xx:指示信息–表示请求已接收,继续处理
2xx:成功–表示请求已被成功接收、理解、接受
3xx:重定向–要完成请求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
4xx:客户端错误–请求有语法错误或请求无法实现
5xx:服务器端错误–服务器未能实现合法的请求

常见状态码:

200 OK                        //客户端请求成功
400 Bad Request               //客户端请求有语法错误,不能被服务器所理解
401 Unauthorized              //请求未经授权,这个状态代码必须和WWW-Authenticate报头域一起使用
403 Forbidden                 //服务器收到请求,但是拒绝提供服务
404 Not Found                 //请求资源不存在,eg:输入了错误的URL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服务器发生不可预期的错误
503 Server Unavailable        //服务器当前不能处理客户端的请求,一段时间后可能恢复正常

更多状态码http://www.runoob.com/http/http-status-codes.html

HTTP 请求方法

根据 HTTP 标准,HTTP 请求可以使用多种请求方法。
HTTP1.0 定义了三种请求方法: GET, POST 和 HEAD 方法。
HTTP1.1 新增了五种请求方法:OPTIONS, PUT, DELETE, TRACE 和 CONNECT 方法。

GET  请求指定的页面信息,并返回实体主体。
HEAD     类似于get请求,只不过返回的响应中没有具体的内容,用于获取报头
POST     向指定资源提交数据进行处理请求(例如提交表单或者上传文件)。数据被包含在请求体中。POST请求可能会导致新的资源的建立和/或已有资源的修改。
PUT  从客户端向服务器传送的数据取代指定的文档的内容。
DELETE   请求服务器删除指定的页面。
CONNECT  HTTP/1.1协议中预留给能够将连接改为管道方式的代理服务器。
OPTIONS  允许客户端查看服务器的性能。
TRACE    回显服务器收到的请求,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作者:RaphetS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80e25cb1d81a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https 和 http

说一下 http 和 https
https 的 SSL 加密是在传输层实现的。 (1)http 和 https 的基本概念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是一个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请求和应答的标准(TCP),用于从 WWW 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输协议,它可以使浏览器更加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
https: 是以安全为目标的 HTTP 通道,简单讲是 HTTP 的安全版,即 HTTP 下加入 SSL 层,HTTPS 的安全基础是 SSL,因此加密的详细内容就需要 SSL。
https 协议的主要作用是:建立一个信息安全通道,来确保数组的传输,确保网站的真实性。
(2)http 和 https 的区别?
http 传输的数据都是未加密的,也就是明文的,网景公司设置了 SSL 协议来对 http 协议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简单来说 https 协议是由 http 和 ssl 协议构建的可进行加密传输和身份认证的网络协议,比 http 协议的安全性更高。 主要的区别如下:
Https 协议需要 ca 证书,费用较高。
http 是超文本传输协议,信息是明文传输,https 则是具有安全性的 ssl 加密传输协议。
使用不同的链接方式,端口也不同,一般而言,http 协议的端口为 80,https 的端口为 443
http 的连接很简单,是无状态的;HTTPS 协议是由 SSL+HTTP 协议构建的可进行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的网络协议,比 http 协议安全。
(3)https 协议的工作原理
客户端在使用 HTTPS 方式与 Web 服务器通信时有以下几个步骤,如图所示。
客户使用 https url 访问服务器,则要求 web 服务器建立 ssl 链接。
web 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之后,会将网站的证书(证书中包含了公钥),返回或者说传输给客户端。
客户端和 web 服务器端开始协商 SSL 链接的安全等级,也就是加密等级。
客户端浏览器通过双方协商一致的安全等级,建立会话密钥,然后通过网站的公钥来加密会话密钥,并传送给网站。
web 服务器通过自己的私钥解密出会话密钥。
web 服务器通过会话密钥加密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
(4)https 协议的优点
使用 HTTPS 协议可认证用户和服务器,确保数据发送到正确的客户机和服务器;
HTTPS 协议是由 SSL+HTTP 协议构建的可进行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的网络协议,要比 http 协议安全,可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改变,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HTTPS 是现行架构下最安全的解决方案,虽然不是绝对安全,但它大幅增加了中间人攻击的成本。
谷歌曾在 2014 年 8 月份调整搜索引擎算法,并称“比起同等 HTTP 网站,采用 HTTPS 加密的网站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将会更高”。
(5)https 协议的缺点
https 握手阶段比较费时,会使页面加载时间延长 50%,增加 10%~20%的耗电。
https 缓存不如 http 高效,会增加数据开销。
SSL 证书也需要钱,功能越强大的证书费用越高。
SSL 证书需要绑定 IP,不能再同一个 ip 上绑定多个域名,ipv4 资源支持不了这种消耗。

TCP/IP 协议

在讲解 HTTP 与 HTTPS 之前,有个知识点必须提前讲解下,那就是 TCP/IP 协议.
从字面意义上讲,有人可能会认为 TCP/IP 是指 TCP 和 IP 两种协议。实际生活当中有时也确实就是指这两种协议。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它只是利用 IP 进行通信时所必须用到的协议群的统称。具体来说,IP 或 ICMP、TCP 或 UDP、TELNET 或 FTP、以及 HTTP 等都属于 TCP/IP 协议。他们与 TCP 或 IP 的关系紧密,是互联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TCP/IP 一词泛指这些协议,因此,有时也称 TCP/IP 为网际协议群。
互联网进行通信时,需要相应的网络协议,TCP/IP 原本就是为使用互联网而开发制定的协议族。因此,互联网的协议就是 TCP/IP,TCP/IP 就是互联网的协议。
更详细全面的可以查看 一篇文章带你熟悉 TCP/IP 协议(网络协议篇二)

TCP 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TCP 确保数据包以正确的次序到达,并且尝试确认数据包的内容没有改变。 TCP 在 IP 地址之上引端口(port),它允许计算机通过网络提供各种服务。一些端口号为不同的服务保留,而且这些端口号是众所周知。
服务或者守护进程:在提供服务的机器上,有程序监听特定端口上的通信流。例如大多数电子邮件通信流出现在端口 25 上,用于 wwww 的 HTTP 通信流出现在 80 端口上。
当应用程序希望通过 TCP 与另一个应用程序通信时,它会发送一个通信请求。这个请求必须被送到一个确切的地址。在双方“握手”之后,TCP 将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一个全双工 (full-duplex) 的通信,占用两个计算机之间整个的通信线路。TCP 用于从应用程序到网络的数据传输控制。TCP 负责在数据传送之前将它们分割为 IP 包,然后在它们到达的时候将它们重组。
TCP/IP 就是 TCP 和 IP 两个协议在一起协同工作,有上下层次的关系。
TCP 负责应用软件(比如你的浏览器)和网络软件之间的通信。IP 负责计算机之间的通信。TCP 负责将数据分割并装入 IP 包,IP 负责将包发送至接受者,传输过程要经 IP 路由器负责根据通信量、网络中的错误或者其他参数来进行正确地寻址,然后在它们到达的时候重新组合它们。

IP 协议(网际协议):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IP 协议是计算机用来相互识别的通信的一种机制,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 IP.用来在 internet 上标识这台计算机。 IP 负责在因特网上发送和接收数据包。 通过 IP,消息(或者其他数据)被分割为小的独立的包,并通过因特网在计算机之间传送。IP 负责将每个包路由至它的目的地。
IP 协议仅仅是允许计算机相互发消息,但它并不检查消息是否以发送的次序到达而且没有损坏(只检查关键的头数据)。为了提供消息检验功能,直接在 IP 协议上设计了传输控制协议 TCP。

HTTP 协议

概念

HTTP 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从 WWW 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输协议。它可以使浏览器更加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它不仅保证计算机正确快速地传输超文本文档,还确定传输文档中的哪一部分,以及哪部分内容首先显示(如文本先于图形)等。
HTTP 是客户端浏览器或其他程序与 Web 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 在 Internet 上的 Web 服务器上存放的都是超文本信息,客户机需要通过 HTTP 协议传输所要访问的超文本信息。HTTP 包含命令和传输信息,不仅可用于 Web 访问,也可以用于其他因特网/内联网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各类应用资源超媒体访问的集成。
我们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输入的网站地址叫做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就像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门牌地址一样,每个网页也都有一个 Internet 地址。当你在浏览器的地址框中输入一个 URL 或是单击一个超级链接时,URL 就确定了要浏览的地址。浏览器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将 Web 服务器上站点的网页代码提取出来,并翻译成漂亮的网页。

HTTP 协议基础

  • 永远都是客户端发起请求,服务器回送响应应用 HTTP 协议时,必定是一端担任客户端角色,另一端担任服务器端角色。仅从一条通信线路来说,服务器端和客服端的角色是确定的。HTTP 协议规定,请求从客户端发出,最后服务器端响应该请求并返回。换句话说,肯定是先从客户端开始建立通信的,服务器端在没有接收到请求之前不会发送响应。
  • 无状态的协议 HTTP 是一种无状态协议。协议自身不对请求和响应之间的通信状态进行保存。 也就是说在 HTTP 这个级别,协议对于发送过的请求或响应都不做持久化处理。这是为了更快地处理大量事务,确保协议的可伸缩性,而特意把 HTTP 协议设计成如此简单的。可是随着 Web 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很多业务都需要对通信状态进行保存。于是我们引入了 Cookie 技术。有了 Cookie 再用 HTTP 协议通信,就可以管理状态了。
  • Cookie 管理状态Cookie 技术通过在请求和响应报文中写入 Cookie 信息来控制客户端的状态。 Cookie 会根据从服务器端发送的响应报文内的一个叫做 Set-Cookie 的首部字段信息,通知客户端保存 Cookie。当下次客户端再往该服务器发送请求时,客户端会自动在请求报文中加入 Cookie 值后发送出去。服务器端发现客户端发送过来的 Cookie 后,会去检查究竟是从哪一个客户端发来的连接请求,然后对比服务器上的记录,最后得到之前的状态信息。
  • URI 定位资源HTTP 协议使用 URI 定位互联网上的资源。正是因为 URI 的特定功能,在互联网上任意位置的资源都能访问到。
  • 持久连接HTTP 协议的初始版本中,每进行一个 HTTP 通信都要断开一次 TCP 连接。比如使用浏览器浏览一个包含多张图片的 HTML 页面时,在发送请求访问 HTML 页面资源的同时,也会请求该 HTML 页面里包含的其他资源。因此,每次的请求都会造成无畏的 TCP 连接建立和断开,增加通信量的开销。 为了解决上述 TCP 连接的问题,HTTP/1.1 和部分 HTTP/1.0 想出了持久连接的方法。其特点是,只要任意一端没有明确提出断开连接,则保持 TCP 连接状态。旨在建立一次 TCP 连接后进行多次请求和响应的交互。在 HTTP/1.1 中,所有的连接默认都是持久连接。
  • 管线化持久连接使得多数请求以管线化方式发送成为可能。以前发送请求后需等待并接收到响应,才能发送下一个请求。管线化技术出现后,不用等待亦可发送下一个请求。这样就能做到同时并行发送多个请求,而不需要一个接一个地等待响应了。比如,当请求一个包含多张图片的 HTML 页面时,与挨个连接相比,用持久连接可以让请求更快结束。而管线化技术要比持久连接速度更快。请求数越多,时间差就越明显。

HTTP 工作过程

  • 1,地址解析

如用客户端浏览器请求这个页面:localhost.com:8080/index.htm从中分解出协议名、主机名、端口、对象路径等部分,对于我们的这个地址,解析得到的结果如下:

协议名:http
主机名:localhost.com
端口:8080
对象路径:/index.htm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在这一步,需要域名系统 DNS 解析域名,得主机的 IP 地址。

  • 2,封装 HTTP 请求数据包

把以上部分结合本机自己的信息,封装成一个 HTTP 请求数据包

  • 3,封装成 TCP 包,建立 TCP 连接(TCP 的三次握手)

在 HTTP 工作开始之前,客户机(Web 浏览器)首先要通过网络与服务器建立连接,该连接是通过 TCP 来完成的,该协议与 IP 协议共同构建 Internet,即著名的 TCP/IP 协议族,因此 Internet 又被称作是 TCP/IP 网络。HTTP 是比 TCP 更高层次的应用层协议,根据规则,只有低层协议建立之后才能,才能进行更层协议的连接,因此,首先要建立 TCP 连接,一般 TCP 连接的端口号是 80。这里是 8080 端口。

  • 4,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命令

建立 TCP 连接后,客户机发送一个请求给服务器,请求方式的格式为:统一资源标识符(URL)、协议版本号,后边是 MIME 信息包括请求修饰符、客户机信息和可内容。

  • 5,服务器响应

服务器接到请求后,给予相应的响应信息,其格式为一个状态行,包括信息的协议版本号、一个成功或错误的代码,后边是 MIME 信息包括服务器信息、实体信息和可能的内容。
实体消息是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头信息后,它会发送一个空白行来表示头信息的发送到此为结束,接着,它就以 Content-Type 应答头信息所描述的格式发送用户所请求的实际数据.

  • 6,服务器关闭 TCP 连接

一般情况下,一旦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了请求数据,它就要关闭 TCP 连接,然后如果客户端或者服务器在其头信息加入了这行代码 Connection:keep-alive ,TCP 连接在发送后将仍然保持打开状态,于是,客户端可以继续通过相同的连接发送请求。保持连接节省了为每个请求建立新连接所需的时间,还节约了网络带宽。

HTTP 协议报文结构与头部

这部分涉及到的知识特别繁琐,受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赘述了.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的四,五,六章作了超详尽的说明.

HTTP 的请求方法

GET: 获取URL指定的资源;
POST:传输实体信息
PUT:上传文件
DELETE:删除文件
HEAD:获取报文首部,与GET相比,不返回报文主体部分
OPTIONS:询问支持的方法
TRACE:追踪请求的路径;
CONNECT:要求在与代理服务器通信时建立隧道,使用隧道进行TCP通信。主要使用SSL和TLS将数据加密后通过网络隧道进行传输。
复制代码

HTTP 状态码

菜鸟教程里有完整的说明.

HTTP 缺点

  • 通信使用明文,容易被窃听
  • 不验证通信方的身份,可能遭遇伪装
  • 无法证明报文的完整性,有可能遭遇篡改

HTTPS 协议

概念

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英语: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缩写:HTTPS,常称为 HTTP over TLS,HTTP over SSL 或 HTTP Secure)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安全通信的传输协议。
HTTPS 经由 HTTP 进行通信,但利用 SSL/TLS 来加密数据包。
HTTPS 开发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对网站服务器的身份认证,保护交换数据的隐私与完整性。
简而言之: HTTPS 是在 HTTP 上建立 SSL 加密层,并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是 HTTP 协议的安全版。

HTTPS 比 HTTP 多了一层 TLS/SSL 协议

TLS/SSL 全称安全传输层协议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是介于 TCP 和 HTTP 之间的一层安全协议,不影响原有的 TCP 协议和 HTTP 协议,所以使用 HTTPS 基本上不需要对 HTTP 页面进行太多的改造。

HTTPS 原理

这部分细说起来,真的很多.这里我归纳简单说一下:

  • 客户端向服务器端索要并验证公钥。这一阶段使用的是非对称加密传输(RSA),服务端将数字证书发给客户端.其中数字证书包括:公钥和数字签名.客户端在拿到后对两者进行校验.
  • 在非对称加密传输中,两端协商生成”对话密钥”。
  • 双方采用”对话密钥”进行对称加密通信。

受限于篇幅,我就不展开了.要不然就太多太多了.这里我推荐几篇文章大家全面理解:

  •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理解 https 原理: 文章
  • 关于 SSL/TLS 原理的详细说明:文章
  • 关于 PKI 体系与证书的说明:文章

HTTP 与 HTTPS 的区别

  • HTTP 是明文传输,HTTPS 通过 SSL\TLS 进行了加密
  • HTTP 的端口号是 80,HTTPS 是 443
  • HTTPS 需要到 CA 申请证书,一般免费证书很少,需要交费
  • HTTP 的连接很简单,是无状态的;HTTPS 协议是由 SSL+HTTP 协议构建的可进行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的网络协议,比 HTTP 协议安全。

HTTPS 主要作用是:

  • 对数据进行加密,并建立一个信息安全通道,来保证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
  • 对网站服务器进行真实身份认证

HTTPS 缺点

  • HTTPS 协议握手阶段比较费时,会使页面的加载时间延长近 50%,增加 10%到 20%的耗电;
  • https 连接缓存不如 http 高效,如果是大流量网站,则会造成流量成本太高。
  • https 连接服务器端资源占用高很多,支持访客稍多的网站需要投入更大的成本,如果全部采用 https,基于大部分计算资源闲置的假设的 VPS 的平均成本会上去。
  • SSL 证书需要钱,功能越强大的证书费用越高,个人网站、小网站没有必要一般不会用。
  • SSL 证书通常需要绑定 IP,不能再同一 IP 上绑定多个域名,IPv4 资源不可能支撑这个消耗(SSL 有扩展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比较麻烦,而且要求浏览器、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 XP 就不支持这个扩展,考虑到 XP 的装机量,这个特性几乎没用)。

HTTPS 接入优化

CDN 接入
HTTPS 增加的延时主要是传输延时 RTT,RTT 的特点是节点越近延时越小,CDN 天然离用户最近,因此选择使用 CDN 作为 HTTPS 接入的入口,将能够极大减少接入延时。CDN 节点通过和业务服务器维持长连接、会话复用和链路质量优化等可控方法,极大减少 HTTPS 带来的延时。
会话缓存
虽然前文提到 HTTPS 即使采用会话缓存也要至少 1*RTT 的延时,但是至少延时已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明显的延时优化;同时,基于会话缓存建立的 HTTPS 连接不需要服务器使用 RSA 私钥解密获取 Pre-master 信息,可以省去 CPU 的消耗。如果业务访问连接集中,缓存命中率高,则 HTTPS 的接入能力讲明显提升。当前 TRP 平台的缓存命中率高峰时期大于 30%,10k/s 的接入资源实际可以承载 13k/的接入,收效非常可观。
硬件加速
为接入服务器安装专用的 SSL 硬件加速卡,作用类似 GPU,释放 CPU,能够具有更高的 HTTPS 接入能力且不影响业务程序的。测试某硬件加速卡单卡可以提供 35k 的解密能力,相当于 175 核 CPU,至少相当于 7 台 24 核的服务器,考虑到接入服务器其它程序的开销,一张硬件卡可以实现接近 10 台服务器的接入能力。
远程解密
本地接入消耗过多的 CPU 资源,浪费了网卡和硬盘等资源,考虑将最消耗 CPU 资源的 RSA 解密计算任务转移到其它服务器,如此则可以充分发挥服务器的接入能力,充分利用带宽与网卡资源。远程解密服务器可以选择 CPU 负载较低的机器充当,实现机器资源复用,也可以是专门优化的高计算性能的服务器。当前也是 CDN 用于大规模 HTTPS 接入的解决方案之一。
SPDY/HTTP2
前面的方法分别从减少传输延时和单机负载的方法提高 HTTPS 接入性能,但是方法都基于不改变 HTTP 协议的基础上提出的优化方法,SPDY/HTTP2 利用 TLS/SSL 带来的优势,通过修改协议的方法来提升 HTTPS 的性能,提高下载速度等。

作者:shotCat
链接:https://juejin.im/post/6844903781704925198
来源: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输入 URL 到看到页面发生的全过程(含三握手,四挥手详解)

总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 URL 并按下回车。
2.浏览器查找当前 URL 是否存在缓存,并比较缓存是否过期。
3.DNS 解析 URL 对应的 IP。
4.根据 IP 建立 TCP 连接(三次握手)。
5.HTTP 发起请求。
6.服务器处理请求,浏览器接收 HTTP 响应。
7.浏览器解析渲染页面。
8.关闭 TCP 连接(四次挥手)。

1, 输入 URL 并按下回车。

url 一般包含这几个部分.可以顺带提以下知识点
知识点:

  • 协议:主要是 HTTP 协议,HTTPS 协议,FTP 协议,FILe 协议
  • 域名: 定义因特网域名,比如 google.com
  • 端口号:通常默认都是隐藏的 http 默认端口号为 80 https 默认端口号为 443
  • 补充: 同源策略 - 在前端进行数据请求时,由于浏览器的同源策略,协议,域名,端口号有一个不同会存在跨域请求,需要进行跨域处理

2.浏览器查找当前 URL 是否存在缓存,并比较缓存是否过期。

浏览器首先查询当前 URL 是否有缓存,有的话,再查询是否过期,没过期则读缓存.过期了则访问 web 服务器.
知识点: 详细解释可以看本系列的”浏览器缓存”这节.

3.DNS 解析 URL 对应的 IP。

解析过程:

1.首先浏览器会查看自己的 DNS 缓存是否存在. 2.如果没有找到,浏览器会先查找本地 hosts 文件是否有这个网址映射关系,如果有就调用这个 IP 地址映射,完成域名解析。 3.如果没有找到,则会在操作系统缓存中查找本地的 DNS 解析器缓存,如果找到则返回。 4.如果没有找到,则会在路由器缓存中进行查找,如果找到则返回。 5.如果还是没有找到,则会按 ISP(运营商)DNS 缓存、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主域名服务器的顺序,逐步读取缓存,直到拿到 IP 地址.

为什么要 DNS 解析

互联网上每一台计算机的唯一标识是它的 IP 地址,但是 IP 地址并不方便记忆。用户更喜欢用方便记忆的网址去寻找互联网上的其它计算机,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百度的网址。所以互联网设计者需要在用户的方便性与可用性方面做一个权衡,这个权衡就是一个网址到 IP 地址的转换,这个过程就是 DNS 解析,即实现了网址到 IP 地址的转换

IP 地址

IP 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是 IP Address 的缩写。IP 地址是 IP 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IP 地址是一个 32 位的二进制数,比如 127.0.0.1 为本机 IP。
域名就相当于 IP 地址乔装打扮的伪装者,带着一副面具。它的作用就是便于记忆和沟通的一组服务器的地址。用户通常使用主机名或域名来访问对方的计算机,而不是直接通过 IP 地址访问。因为与 IP 地址的一组纯数字相比,用字母配合数字的表示形式来指定计算机名更符合人类的记忆习惯。但要让计算机去理解名称,相对而言就变得困难了。因为计算机更擅长处理一长串数字。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DNS 服务应运而生。

什么是域名解析

DNS 协议提供通过域名查找 IP 地址,或逆向从 IP 地址反查域名的服务。DNS 是一个网络服务器,我们的域名解析简单来说就是在 DNS 上记录一条信息记录

例如 baidu.com  220.114.23.56(服务器外网IP地址)80(服务器端口号)
复制代码

相关名词解释:

  • 浏览器缓存:浏览器会按照一定的频率缓存 DNS 记录。
  • hosts 文件: Hosts 是一个没有扩展名的系统文件,可以用记事本等工具打开,其作用就是将一些常用的网址域名与其对应的 IP 地址建立一个关联“数据库”.一般位于系统盘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 中,如果进去没有看到 Hos 文件,是因为某些系统将 Host 文件隐藏了。
  • 操作系统缓存:如果浏览器缓存中找不到需要的 DNS 记录,那就去操作系统的 DNS 缓存中读取该域名所对应的 IP 地址。
  • 路由缓存:路由器也有 DNS 缓存。
  • ISP 的 DNS 服务器:ISP 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的简称,ISP 有专门的 DNS 服务器应对 DNS 查询请求。
  • 根服务器:ISP 的 DNS 服务器还找不到的话,它就会向根服务器发出请求,进行递归查询(DNS 服务器先问根域名服务器.com 域名服务器的 IP 地址,然后再问.baidu 域名服务器,依次类推)

4.根据 IP 建立 TCP 连接(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的过程:

  • 客户端发送一个 syn 包:即带有 SYN=1,Seq=x 的数据包到服务器端口,并进入 SYN_SENT 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第一次握手,由浏览器发起,告诉服务器我要发送请求了)
  • 服务器收到 syn 包,必须确认客户的 SYN,同时发回一个带 SYN=1, ACK=x+1, Seq=y 的响应包以示传达确认信息,即 SYN+ACK 包,此时服务器进入 SYN_RECV 状态;(第二次握手,由服务器发起,告诉浏览器我准备接受了,你赶紧发送吧)
  •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 SYN+ACK 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 ACK,即回传一个带 ACK=y+1, Seq=Z 的数据包,代表“握手结束”(第三次握手,由浏览器发送,告诉服务器,我马上就发了,准备接受吧)


完成 TCP 连接后开使向服务器进行请求

为啥需要三次握手

谢希仁著《计算机网络》中讲“三次握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端,因而产生错误”。

5.HTTP 发起请求 && 6.服务器处理请求,浏览器接收 HTTP 响应。

  • 完整的 HTTP 请求包含请求起始行、请求头部、请求主体三部分。

  • 服务器在收到浏览器发送的 HTTP 请求之后,会将收到的 HTTP 报文封装成 HTTP 的 Request 对象,并通过不同的 Web 服务器进行处理,处理完的结果以 HTTP 的 Response 对象返回,主要包括状态码,响应头,响应报文三个部分。
  • 综合起来,完整的 HTTP 请报文一般包括了:通用头部请求/响应头部请求/响应体

通用头部

包括如下:

//General
Request Url: 请求的web服务器地址
Request Method: 请求方式
(Get、POST、OPTIONS、PUT、HEAD、DELETE、CONNECT、TRACE)
Status Code: 请求的返回状态码,如200代表成功
Remote Address: 请求的远程服务器地址(会转为IP)
Referrer Policy: (引用策略)用来监管哪些访问来源信息 (IE暂不支持)
复制代码

请求/响应头部:

常用的请求头部(部分):

Accept: 接收类型,表示浏览器支持的MIME类型
(对标服务端返回的Content-Type)
Accept-Encoding:浏览器支持的压缩类型,如gzip等,超出类型不能接收
Content-Type:客户端发送出去实体内容的类型
Cache-Control: 指定请求和响应遵循的缓存机制,如no-cache
If-Modified-Since:对应服务端的Last-Modified,用来匹配看文件是否变动,只能精确到1s之内,http1.0中
Expires:缓存控制,在这个时间内不会请求,直接使用缓存,http1.0,而且是服务端时间
Max-age:代表资源在本地缓存多少秒,有效时间内不会请求,而是使用缓存,http1.1中
If-None-Match:对应服务端的ETag,用来匹配文件内容是否改变(非常精确),http1.1中
Cookie: 有cookie并且同域访问时会自动带上
Connection: 当浏览器与服务器通信时对于长连接如何进行处理,如keep-alive
Host:请求的服务器URL
Origin:最初的请求是从哪里发起的(只会精确到端口),Origin比Referer更尊重隐私
Referer:该页面的来源URL(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请求,会精确到详细页面地址,csrf拦截常用到这个字段)
User-Agent:用户客户端的一些必要信息,如UA头部等
复制代码

常用的响应头部(部分):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服务器端允许的请求Headers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服务器端允许的请求方法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服务器端允许的请求Origin头部(譬如为*)
Content-Type:服务端返回的实体内容的类型
Date:数据从服务器发送的时间
Cache-Control:告诉浏览器或其他客户,什么环境可以安全的缓存文档
Last-Modified:请求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
Expires:应该在什么时候认为文档已经过期,从而不再缓存它
Max-age:客户端的本地资源应该缓存多少秒,开启了Cache-Control后有效
ETag:请求变量的实体标签的当前值
Set-Cookie:设置和页面关联的cookie,服务器通过这个头部把cookie传给客户端
Keep-Alive:如果客户端有keep-alive,服务端也会有响应(如timeout=38)
Server:服务器的一些相关信息
复制代码

一般来说,请求头部和响应头部是匹配分析的。
譬如,请求头部的 Accept 要和响应头部的 Content-Type 匹配,否则会报错
譬如,跨域请求时,请求头部的 Origin 要匹配响应头部的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否则会报跨域错误
譬如,在使用缓存时,请求头部的 If-Modified-Since、If-None-Match 分别和响应头部的 Last-Modified、ETag 对应

请求/响应实体:

http 请求时,除了头部,还有消息实体,一般来说
请求实体中会将一些需要的参数都放入进入(用于 post 请求)。
譬如实体中可以放参数的序列化形式(a=1&b=2这种),或者直接放表单对象(Form Data对象,上传时可以夹杂参数以及文件),等等
而一般响应实体中,就是放服务端需要传给客户端的内容
一般现在的接口请求时,实体中就是对于的信息的 json 格式,而像页面请求这种,里面就是直接放了一个 html 字符串,然后浏览器自己解析并渲染。
image.svg

7.浏览器解析渲染页面

流程简述

浏览器内核拿到内容后,渲染步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 解析HTML,构建DOM树
2. 解析CSS,生成CSS规则树
3. 合并DOM树和CSS规则,生成render树
4. 布局render树(Layout/reflow),负责各元素尺寸、位置的计算
5. 绘制render树(paint),绘制页面像素信息
6. 浏览器会将各层的信息发送给GPU,GPU会将各层合成(composite),显示在屏幕上
PS:
reflow:也称作layout,中文叫回流,一般意味着元素的内容、结构、位置或尺寸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计算样式和渲染树,这个过程称为reflow。
repaint:中文重绘,意味着元素发生的改变只是影响了元素的一些外观之类的时候(例如:背景色,边框颜色,文字颜色等),此时只需要应用新样式绘制这个元素就可以了。

1.根据 HTML 解析 DOM 树

  • 根据 HTML 的内容,将标签按照结构解析成为 DOM 树,DOM 树解析的过程是一个深度优先遍历。即先构建当前节点的所有子节点,再构建下一个兄弟节点。
  • 在读取 HTML 文档,构建 DOM 树的过程中,若遇到 script 标签,则 DOM 树的构建会暂停,直至脚本执行完毕。

2.根据 CSS 解析生成 CSS 规则树

  • 解析 CSS 规则树时 js 执行将暂停,直至 CSS 规则树就绪。
  • 浏览器在 CSS 规则树生成之前不会进行渲染。

3.结合 DOM 树和 CSS 规则树,生成渲染树

  • DOM 树和 CSS 规则树全部准备好了以后,浏览器才会开始构建渲染树。
  • 精简 CSS 并可以加快 CSS 规则树的构建,从而加快页面相应速度。

4.根据渲染树计算每一个节点的信息(布局)

  • 布局:通过渲染树中渲染对象的信息,计算出每一个渲染对象的位置和尺寸
  • 回流:在布局完成后,发现了某个部分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布局,那就需要倒回去重新渲染。

5.根据计算好的信息绘制页面

  • 绘制阶段,系统会遍历呈现树,并调用呈现器的“paint”方法,将呈现器的内容显示在屏幕上。
  • 重绘:某个元素的背景颜色,文字颜色等,不影响元素周围或内部布局的属性,将只会引起浏览器的重绘。
  • 回流:某个元素的尺寸发生了变化,则需重新计算渲染树,重新渲染。

image.svg

8.关闭 TCP 连接(四次挥手)

通过四次挥手关闭连接(FIN ACK, ACK, FIN ACK, ACK)。

  1. 第一次挥手:Client 发送一个 FIN,用来关闭 Client 到 Server 的数据传送,Client 进入 FIN_WAIT_1 状态。(第一次挥手:由浏览器发起的,发送给服务器,我请求报文发送完了,你准备关闭吧)
  2. 第二次挥手:Server 收到 FIN 后,发送一个 ACK 给 Client,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与 SYN 相同,一个 FIN 占用一个序号),Server 进入 CLOSE_WAIT 状态。(第二次挥手:由服务器发起的,告诉浏览器,我请求报文接受完了,我准备关闭了,你也准备吧)
  3. 第三次挥手:Server 发送一个 FIN,用来关闭 Server 到 Client 的数据传送,Server 进入 LAST_ACK 状态。(第三次挥手:由服务器发起,告诉浏览器,我响应报文发送完了,你准备关闭吧)
  4. 第四次挥手:Client 收到 FIN 后,Client 进入 TIME_WAIT 状态,接着发送一个 ACK 给 Server,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Server 进入 CLOSED 状态,完成四次挥手。(第四次挥手:由浏览器发起,告诉服务器,我响应报文接受完了,我准备关闭了,你也准备吧)

我们看看 GET 和 POST 的区别

  1. GET 提交的数据会放在 URL 之后,以?分割 URL 和传输数据,参数之间以&相连,如 EditPosts.aspx?name=test1&id=123456. POST 方法是把提交的数据放在 HTTP 包的 Body 中.
  2. GET 提交的数据大小有限制(因为浏览器对 URL 的长度有限制),而 POST 方法提交的数据没有限制.
  3. GET 方式需要使用 Request.QueryString 来取得变量的值,而 POST 方式通过 Request.Form 来获取变量的值。
  4. GET 方式提交数据,会带来安全问题,比如一个登录页面,通过 GET 方式提交数据时,用户名和密码将出现在 URL 上,如果页面可以被缓存或者其他人可以访问这台机器,就可以从历史记录获得该用户的账号和密码.

链接:
https://juejin.im/post/6844903782015303693
https://juejin.im/post/6844903781704925198
https://www.jianshu.com/p/80e25cb1d81a


文章作者:   leader755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leader755 !
评论
 上一篇
前端面试(6)公众号,小程序 前端面试(6)公众号,小程序
大纲:微信,小程序授权( openId,unid,用户信息,手机号)微信支付(H5,公众号,小程序,app)微信上传图片(H5,公众号,小程序)支付宝支付(H5,app) 小程序小程序中如何合并 seaData,减少 setData 次数:
2020-08-24
下一篇 
前端面试(4)less,sass,stylus 前端面试(4)less,sass,stylus
### ## 预编译:less,sass,stylus预处理语言的诞生其中 就我所知的有三门语言:Sass、Less 、Stylus 。 Sass 诞生于 2007 年,Ruby 编写,其语法功能都十分全面,可以说 它完全把 CSS 变成
2020-08-22
  目录